我来永年之前是做软件开发的
在软件开发行业,有个思想叫AOP(面向切面编程)
永年现阶段就在形成一个很清晰的AOP模型。
所谓AOP,就是把事务分出层面,切面来分析,模块化做项目。
切面分开的两个层面,低耦合,高兼容。
整个螺丝交易链四个分层已经明了。仓储与销售层的切面越来越清晰。
生产层——仓储层——销售层——终端
切面
AOP切面,解耦面。降低耦合,增加兼容的层面。
以生产层与仓储层之间切面为例解释。
仓储层的一个仓库可以跟生产层的多个厂家合作。生产层的厂家又可以跟仓储层的多个仓库合作。
可能这么说的话,您觉得这事儿不本来就存在嘛,拽啥洋文,装什么大瓣蒜。
模型化分析事物,能把势态看的更清,可预测势态发展。清晰自身发展思路。
生产层
永年生产层有外流趋势。
行业内,生产自动化程度在持续升级。生产自动化提升,带来的是产品品质的升级,成本的下降,对市场现有价格的冲击。永年有很好的的市场,在仓储,销售层有很多很好的岗位,拉动了永年的人工成本的上升。永年很多传统生产企业面临选择,要么大规模投资自动化设备去争取产品价格下降的市场,要么顺应永年地里优势转行做网销。永年周边的很多区县,盯上永年这个大市场之后,当地没有这样是市场,没有这样的物流体系。他们只能选择生产。跟永年的生产层竞争,只能选择永年现阶段生产工艺还相对落后的产品。
很多种以前被称为异型的产品,也在逐步被标准化,兼容化的产品替代。
外地生产,来永年销售的产品正在增加。
仓储层
永年有稳定的市场,成熟的物流体系。仓储发展优势极大。外来商品近期还会大量涌入,对仓库的需求还会继续扩大。
仓储是生产与销售的缓冲层。能让销售层有现货可售。能让生产层持续生产,少换模具,提升效率,降低成本。创造了社会效益,理当有所得,也必有所得。
销售层
永年网销与外地开门市的老乡共同组成的销售层,横在终端与仓库之间。像一层浓雾,又是一座交换机。
永年仓储层,单个仓库的产品往往单一,终端采购需求产品往往多样,这就需要销售层去调货。
仓储层,生产层,可以说是紧固件圈内,消费层可能有半数在圈外。这也需要专业的销售层从中间对接(比如说:圈外可能只知道国标,圈内有正标,国标,市标,小20,小50)。这时候消费层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产品,就需要专业的销售层去挖掘分析。
销售层,在永年体系中,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角色。
(为什么一直强调专业,永年现在确实存在那么一部分网销,啥都不知道,甚至产品名都不知道,发个照片就问价,谁便宜进谁的货。这个群体,一定会被淘汰,能留下来的一定是有专业素质的!)
消费层
终端消费者多数幻想着找厂家,一个项目往往需要多种产品。多种产品又各属不同生产工艺。不是一个厂家能做出来的。按货比三家算,每个产品找三个厂家,您,终端用户,一个项目下来,需要找多少厂家您算过吗?采购人工成本太高了。而且您未必精通每个产品,都拿到出厂底价。还有,有时候您觉得一两吨挺多了,在永年,有些产品,可能三五吨都不值当厂子换一次模具。
打破了您的源厂直采梦,退而求其次,找仓库吧。给您举个例子,车修壁虎。常用型号备齐的一个仓库,占地17亩。在永年算不小了。您的一个项目需要多少种产品呢?
可能一个强大的销售层才是您真正需要的吧。
切面
生产仓储层 与 销售消费层之间的 切面 解释一下
很多仓库,工厂也有自己的销售体系。很多销售单位,也会备一部分货。
二者似乎高耦合。
这也就是为什么要说这个切面越来越清晰。而不是已经很清晰。
同一个企业,可以有生产,仓储,销售(面向终端)。三个部门。
同一个企业的这三个层面是可以降低耦合的。
自家厂子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就一定有优势吗?厂层面竞争企业的产品有优势的情况下要把销售部门也拖垮吗?
永年确实存在这三个层面高耦合的企业。建议解耦。三个层面独立运营。优势的时候可以相互扶持,一个层面出现劣势时,不要把另外两个层面拖垮。